在肿瘤诊断功能显检查领域里,PET-CT对肿瘤分期较CT和MRI有明显优势。临床比较PET与CT在肿瘤分期中的应用,以病理检查作为CT和PET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评判标准,CT敏感性为56%,PET为86%,其中17例CT检查正常的PET发现了原发灶。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,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l%,而PET的分别为敏感度80~95%,特异度75~90%,准确度80~90%。
临床及其他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全身18F-FDG-PET显像,结果发现3例(11.5%)其他部位有摄取,病理证实其中2例为第二癌,另1例有大片肺转移。PET-CT结合了PET和CT的各自优势,提高了对肿瘤分期的准确性。
在此为患者简单列出PETCT对癌症分期的诊断数据对比:
1、乳腺癌的分期: T0:原发癌瘤未查出 Tis:原位癌(非浸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癌) T1:癌瘤长径≤2cm T2:癌瘤长径>2cm,≤5cm T3:癌瘤长径>5cm,炎性乳癌亦属之 T4:癌瘤大小不计,但侵及皮肤或胸壁(肋骨、肋间肌、前锯肌) N N0: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N1: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,尚可推动 N2: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彼此融合,或与周围组织相连 N3: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 M M0:无远处转移 M1: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组合,可把乳癌分为以下各期: 0期:TisN0M0; Ⅰ期:T1N0M0;(10) Ⅱ期:T0~1N1M0,T2N0~1M0,T3N0M0;(01,11, 21,20,30) Ⅲ期:T0~2N2M0,T3N1~2M0,T4任何NM0,任何TN3M0; Ⅳ期:包括M1的任何TN。 乳癌根治术是针对乳癌患者采取的常见的外科治疗手段,也是乳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,乳腺癌根治术:手术应包括整个乳房、胸大肌、胸小肌、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。
2、食管癌的分型: ①髓质型:管壁明显增厚并向腔内外扩展,使癌瘤的上下端边缘呈坡状隆起。多数累及食管周径的全部或绝大部分。切面呈灰白色,为均匀致密的实体肿块。 ②蕈伞型:瘤体呈卵圆形扁平肿块状,向腔内呈蘑菇样突起,故名蕈伞。隆起的边缘与其周围的黏膜境界清楚,瘤体表面多有浅表溃疡,其底部凹凸不平。 ③溃疡型:瘤体的黏膜面呈深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。溃疡的大小和外形不一,深入肌层,阻塞程度较轻。 ④缩窄型(即硬化型):瘤体形成明显的环行狭窄,累及食管全部周径,较早出现阻塞。
3、胃癌的分型与分期: 进展期胃癌Borrmann’s 分型 ·Borrmann’s I: 结节型 (对应食管癌的髓质型,向官腔内突出生长) ·Borrmann’s II: 溃疡局限型(对应食管癌蕈伞型,边缘与其周围的黏膜境界清楚) ·Borrmann’s III: 溃疡浸润型 ·Borrmann’s IV: 弥漫浸润型 胃癌TNM 分期: T - 原发肿瘤 ·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·T0 无原发肿瘤依据 ·Tis 原位癌、上皮内肿瘤 ·T1 肿瘤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层 ·T2 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层 ·T3 肿瘤穿透浆膜,未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 ·T4 肿瘤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 N - 区域淋巴结 (UICC) ·Nx 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 ·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·N1 1-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·N2 7-15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·N3 大于15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M- 远处转移 ·Mx 无法评估远处转移 ·M0 无远处转移 ·M1 有远处转移(包括13--16组淋巴结转移)
4、结肠癌的分型与分期: 病理大体形态分三型: (1)肿块型:多发于右半结肠。 (2)浸润型:多发于左侧结肠。出现转移较早。 (3)溃疡型:结肠癌中最常见,多发于左半结肠 Dukes分期法 Dukes A0 局限于黏膜内 Dukes A1 达黏膜下层 Dukes A2 累及肌层,但未穿透浆膜 Dukes B 穿透肠壁,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1 穿透肠壁,转移至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 Dukes C2 穿透肠壁,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Dukes D 远处或腹腔转移,广泛浸润无法切除
5、外阴癌的分期: 0期 原位癌、上皮内癌 I期 病灶≤ 2 cm,局限于外阴或会阴,没有淋巴结转移. IA: 病灶≤ 2 cm,局限于外阴或会阴,间质浸润深度≤ 1.0 mm,无淋巴结转移 IB: 病灶≤ 2 cm,局限于外阴或会阴,间质浸润深度> 1.0 mm,无淋巴结转移 II期 肿瘤局限于外阴和/或会阴,肿瘤的最大径线> 2 cm,无淋巴结转移 III期 任何大小的肿瘤,累及外阴和/或会阴,伴有(1)肿瘤累及下尿道和或阴道或肛门,和/或(2)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IV期 IVA: 肿瘤侵犯下面任何一个部位:上尿道、膀胱粘膜 、直肠粘膜、骨盆和/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. IVB: 任何远处转移,包括盆腔淋巴结
6、宫颈癌的分期: 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):分为3级: ①CINl即宫颈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。病变局限于上皮层的下1/3,细胞略大,核大深染,核分裂象少见;排列虽不整齐,但存在极性; ②CIN2即宫颈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。病变局限于上皮层的下2/3,细胞核大,异型明显,染色质加深,核分裂象多见;细胞排列紊乱; ③CIN3包括宫颈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。 重要的概念:微小浸润癌肿瘤浸润间质深度不超过 “5mm” 老是考5mm!
Ⅰ期 宫颈癌局限在子宫(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) T1
ⅠA 镜下浸润癌。所有肉眼可见的病灶, T1a
包括表浅浸润,均为ⅠB
ⅠA1 间质浸润深度<3 mm,水平扩散≤7 mm T1a1
ⅠA2 间质浸润深度3~5 mm,水平扩散≤7 mma T1a2
ⅠB 肉眼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,或者镜下病灶>ⅠA2 T1b
ⅠB1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径线≤4 cm T1b1
ⅠB2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径线>4 cm T1b2
Ⅱ期 肿瘤超越子宫,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/3 T2
ⅡA 无宫旁浸润 T2a
ⅡB 有宫旁浸润 T2b
Ⅲ期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(或)累及阴道下1/3和(或) T3
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
ⅢA 肿瘤累及阴道下1/3,没有扩展到骨盆壁 T3a
ⅢB 肿瘤扩展到骨盆壁和(或)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T3b
ⅣA 肿瘤侵犯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和(或)超出真骨盆b T4
ⅣB 远处转移 M1
7、子宫内膜癌分期
Ⅰ期
Ⅰa期: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。
Ⅰb期:肿瘤浸润深度≤1/2肌层。
Ⅰc期:肿瘤浸润深度>1/2肌层。
Ⅱ期
Ⅱa期:仅宫颈黏膜腺体受累。
Ⅱb期:宫颈间质受累。
Ⅲ期
Ⅲa期:肿瘤累及浆膜和(或)附件和(或)腹腔细胞学阳性。
Ⅲb期:阴道转移。
Ⅲc期:盆腔淋巴结和(或)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。
Ⅳ期
Ⅳa期: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黏膜。
Ⅳb期:远处转移,包括腹腔内和(或)腹股沟淋巴结转移。
8、卵巢癌的分期: 卵巢癌的临床分期 Ⅰ期:肿瘤局限于卵巢 Ⅱ期: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,伴盆腔转移。 Ⅲ期:肿瘤侵及一侧或双侧卵巢,伴盆腔以外腹膜种植或腹膜后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;肝脏表面转移 Ⅳ期:肿瘤侵及一侧或双侧卵巢并有远处转移,胸水存在时需找到恶性细胞;肝转移需累及肝实质。
9、霍奇金淋巴瘤的分期与分组(重要补充,这个是我漏了,这个分期也要背): Ⅰ期 病变累及一个淋巴结区 Ⅱ期 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2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 Ⅲ期 病变累及横膈两侧的淋巴结区 Ⅳ期 1个或多个结外器官或组织的广泛弥漫病变伴或不伴淋巴结病变 A组:患者无症状 B组 患者具有下列症状之一 1.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(>38℃) 2.盗汗 3.原因不明的6个月内体重减少超过10% 。
9、膀胱肿瘤分期: ·原位癌(Tis):局部粘膜呈红色点状改变,与充血的粘膜相似。 ·表浅的乳头状癌(Ta、T1):浅红色,蒂细长,肿瘤有绒毛状分支,似水草在水中漂荡。 ·浸润性乳头状癌(T2、T3):深红色或褐色,草莓状或团块状,基底部较宽,附近粘膜充血、水肿、增厚,肿物活动性小。 ·浸润性癌(T3、T4):局部隆起呈褐色结节团块状,表面常坏死形成溃疡,附有絮状物和钙盐沉着,广基,界限不清。
10、絨癌分期:一期:於宮內 二期:到附件 阴道 盆腔 三期:转移到肺 四期:多处其他远转
|